澳门新葡萄新京澳门新葡萄新京校友,北京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集團校長曾軍良新作巜讓“綠”成為生命的主旋律》,被學習強國、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搜狐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網易新聞等衆多網站同時轉載!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愛樹、種樹的傳統,愛白楊的堅韌挺拔,愛垂柳的輕盈柔美,愛松樹的不屈風骨。植樹造林,見證曆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改善生态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新時代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職責。
公曆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植樹節,植樹節”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衆參加義務造林為活動内容的節日。通過植樹造林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擴大森林資源,從而達到改善生态環境的目的。
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特别關注植樹造林事業,并将造林視作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12年,他在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以每年的清明節為植樹節,還通過了《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通令全國實施。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播撒一顆種子,收獲一片綠色”。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同志就曾号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我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福子孫後代。1981年12月13日, 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規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号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權運動的第一棵樹。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範疇。1990年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内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樹木稀少,土地幹燥,大風一起,黃沙滿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莫爾頓提議在内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16年間,先後植樹6億棵,内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幹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随着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将會得到不斷的改善。一棵樹可以生産200公斤紙漿,而這些紙漿如果要生産衛生紙,則至少可以生産重為100克的衛生紙750卷:在城市,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裡所排放的污染物。當城市綠化面積達到50%以上時,大氣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據計算,城市綠地面積每增加1%,當地直季的氣溫可降低0.1攝氏度。據觀測,夏季有林的地方比無林的地方,氣溫低8-9C,而冬季卻高2-3°C,真可謂“冬暖夏涼”:城市林帶、綠籬有降低噪音的作用。一條寬30米的林帶可降低噪音6--8分貝;植樹造林不僅能夠美化環境,提高空氣質量,還能改善氣候狀況,可請一舉多得。
茂密的樹冠可以遮蓋陽光的照射,将20%左右的熱量反射回天空,60%-70%的熱量被樹冠吸收。此外,植物蒸騰作用的維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森林還可以調節空氣濕度。據測定,有林區城比無林區域夏季相對濕度要偏大30%-40%,冬季可偏大10%左右。森林既是大自然的空調機,又是大自然的加濕器,對提高空氣質量貢獻很大。當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時,就能産生适合于人類生活的氣候。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氣濕度,一株成年樹,一天可蒸發400公斤水,所以樹林中的空氣濕度明顯上升。據科學家估算,夏季每公頃楊樹每天蒸騰57噸水,消耗熱量18萬兆焦;每公頃闊葉林一年中從土壤中吸收575噸地下水,消耗熱量1.25萬兆焦。其蒸騰的水分比同緯度的海洋多50%,是無林地區的20倍。此外,森林還是大自然的避風港。風遇森林後,一部分氣流越過上空,另一部分氣流被樹阻擋,風力銳減,到達林區200米處,風速一般隻有原來的5%左右,從而大大減輕了風災。
“萬裡長城抵禦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設立植樹節意義深遠,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是創造良好生态環境、造福人民的一項偉大事業,多年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蓬勃開展,對提高全民綠化意識,加快綠化國土和生态環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植樹造林是為後人辦的一件大好事,參加植樹既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植樹造林,綠化家園,讓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更綠、更美、更溫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地更綠、天更藍、水更清、花更多,景更美”,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标。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履行我們的義務,貢獻我們的力量,多植樹,廣造林,共創綠色未來的美好!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人養樹,日後樹養人隻要我們人人動手,堅持不懈,我們必将創造新時代綠色美麗富裕文明的生态家園,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明媚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