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目标定位:本專業依據中學物理教育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基于師範類專業認證理念,圍繞“一踐行,三學會”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緻力于培養具有紮實專業基礎和較強中學物理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能勝任普通中學物理教學及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5年左右應達到如下目标:
1.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高尚師德,熱愛教師職業,具有良好從教意願;
2. 具有紮實物理專業基礎和較強教學實踐能力,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勝任中學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3. 具有德育為先理念,具備較強的班級組織與建設能力、班主任工作實踐能力和組織主題教育與社團活動等綜合育人能力;
4. 具有較強溝通合作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能根據中學物理教育教學需要,有效開展交流合作;
5. 具有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意識,掌握國内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态,能運用反思和批判性思維方法開展教學研究,成長為骨幹教師。
二、畢業要求
(一) 踐行師德
1. 師德規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己任。遵守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具有依法執教意識,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a. 價值認同:熱愛祖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政治、理論和情感上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b. 職業規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以立德樹人為己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c. 樹立志向: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以及仁愛之心。
2. 教育情懷
熱愛教師職業,具有從教意願。認同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專業性,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價值觀,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事業心,工作細心、耐心,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a. 樂于從教:熱愛教育事業,認同教師職業價值,懂得物理教學專業性,具有中學物理從教意願;
b. 富有涵養: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價值觀;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
c. 為人師表: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工作細心、耐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二) 學會教學
3. 學科素養
掌握物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物理學知識體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及社會實踐的聯系,對學習科學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初步運用。
a. 跨學科知識:具有科學與人文素養,掌握物理學科必備的數學、計算機、外語等跨學科知識,并理解跨學科知識對物理學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b. 專業知識:理解物理學知識體系基本思想和方法,系統掌握物理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并具備一定的綜合運用能力;
c. 學習科學:了解學習科學相關知識,初步掌握幾種學習策略和方法。
4. 教學能力
能夠依據物理學科課程标準,針對中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認知特點,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和物理學教學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獲得教學體驗,具備較好的物理學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a. 育人理論: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理論,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b. 物理教學理論:熟悉中學物理課程标準,掌握物理學科教學的知識和方法;
c. 教學實踐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展教學實踐,具備較好的物理學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三) 學會育人
5. 班級指導
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中學德育原理與方法,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能夠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開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獲得積極體驗。
a. 班級指導理論: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中學德育原理與方法;
b. 班級指導實踐:掌握班級管理相關知識,具備班級常規管理、應急突發事件管理和安全舒适班級環境創設的能力。
6. 綜合育人
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和養成教育規律。理解學科育人價值,能夠有機結合物理學教學進行育人活動。了解學校文化和教育活動育人内涵和方法,參與組織主題教育和社團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a. 綜合育人理論:了解中學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和方法;
b. 綜合育人實踐:理解學科育人價值,具備結合物理學教學進行育人活動的能力;
c. 綜合育人活動:能夠有效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和社團活動。
(四) 學會發展
7. 學會反思
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了解國内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态,能夠适應時代和教育發展需求,進行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運用批評性思維方法,學會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a. 終身學習意識:具有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意識,能夠根據時代和教育發展需求,有效開展自主學習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b. 批判反思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形成反思和批判性思維,并運用于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8. 溝通合作
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體驗。
a. 合作意識:具備學習共同體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b. 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溝通合作技能與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
表1 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的關系矩陣
|
培養目标 畢業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踐行師德 |
畢業要求-1 |
師德規範 |
H |
L |
M |
L |
|
畢業要求-2 |
教育情懷 |
H |
|
|
L |
L |
學會教學 |
畢業要求-3 |
學科素養 |
L |
H |
|
L |
|
畢業要求-4 |
教學能力 |
|
H |
M |
L |
M |
學會育人 |
畢業要求-5 |
班級指導 |
M |
|
H |
L |
|
畢業要求-6 |
綜合育人 |
M |
M |
H |
M |
L |
學會發展 |
畢業要求-7 |
學會反思 |
|
H |
L |
L |
H |
畢業要求-8 |
溝通合作 |
L |
|
M |
H |
L |
注:空白表示無相關
三、培養特色
本專業依托中學物理實踐基地,采用特色課程、特色師資、特色訓練、特色平台,堅持立德樹人,面向現代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培養高素質的中學物理教師。特色課程是指本專業設置有注重培養學生教育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特色師資是指本專業除擁有多位高水平學科教學·物理碩士生導師和物理教育專業教師之外,還積極與重點中學開展合作,聘用了一批中學高級物理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特色訓練是指本專業在常規教師技能訓練之餘,還注重開展教學技能競賽訓練,教具制作競賽訓練,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訓練等活動;平台特色是指本專業注重利用學科教學·物理碩士專業學位點和省級中學物理教師培訓基地兩大平台優勢,實施本科生、研究生一體化教育,極大地拓展了本科生教育教學能力的訓練,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四、主幹學科
物理學
五、學位課程
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量子力學、中學物理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
六、學制、畢業基本要求及學位授予
(1)基本學制4年,彈性學習年限3-6年,按學分制管理。
(2)學生修完培養方案規定的必修課、選修課及其他教學環節,達到規定的158.5學分,并修完規定必修但不計學分的所有課程和環節,方可畢業。滿足《澳门新葡萄新京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規定,方可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七、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統計
(1)課程學分分配表
課程模塊及具體類型 |
最低學分要求 |
學時 |
占總學分比例 |
通識教育必修課程 |
37 |
724 |
23.34% |
通識教育選修課程 |
8 |
128 |
5.05% |
科類基礎課程 |
18.5 |
334 |
11.67% |
學科核心課程 |
25 |
400 |
15.77% |
專業核心課程 |
15 |
240 |
9.46% |
專業選修課程 |
4 |
64 |
2.52% |
教師教育課程(不含實踐) |
16 |
288 |
10.09% |
集中實踐環節 |
35 |
344+32周 |
22.08% |
合計 |
158.5 |
2522+32周 |
100% |
畢業總學分标準 |
不少于158.5學分 |
(2)實踐環節學分分配表
實踐環節類别 |
學分 |
學時 |
占總學分比例(%) |
備注 |
集中實踐 |
27 |
248+32周 |
17.03 |
含軍訓 |
理論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部分 |
17 |
395 |
10.73 |
|
素質拓展課程 |
8 |
96 |
5.05 |
|
合計 |
50 |
739+32周 |
|
|
(3)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一覽表
教師教育課程 |
學分 |
學時 |
占總學分比例(%) |
備注 |
必修課程 |
13 |
234 |
8.20 |
|
選修課程 |
7 |
118 |
4.42 |
|
教育實踐 |
12 |
36+18周 |
7.57 |
|
合計 |
32 |
388+18周 |
20.19 |
|
八、課程與畢業要求相關性矩陣
課号 |
課程名程 |
畢業要求-1 |
畢業要求-2 |
畢業要求-3 |
畢業要求-4 |
畢業要求-5 |
畢業要求-6 |
畢業要求-7 |
畢業要求-8 |
師德規範 |
教育情懷 |
學科素養 |
教學能力 |
班級指導 |
綜合育人 |
學會反思 |
溝通合作 |
91A1F0010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H |
M |
|
|
M |
H |
|
|
91A1F002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L |
H |
|
|
|
M |
|
|
91A1F003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M |
M |
|
|
L |
H |
M |
|
91A1F0040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M |
M |
|
|
L |
H |
L |
|
91A1F0050 |
形勢與政策 |
L |
M |
|
|
M |
H |
|
|
91A9F0020 |
軍事理論 |
M |
M |
|
|
M |
M |
|
|
9106F0012 |
大學語文 |
|
|
M |
|
|
|
M |
|
91A9F0030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L |
M |
|
M |
91A2F0011 |
大學外語(1) |
|
|
H |
H |
|
M |
|
L |
91A2F0012 |
大學外語(2) |
|
|
H |
H |
|
M |
|
L |
92A2F0013 |
大學外語(3) |
|
|
H |
H |
|
M |
|
L |
92A2F0014 |
大學外語(4) |
|
|
H |
H |
|
M |
|
L |
91A3F0011 |
大學體育(1) |
|
|
M |
|
M |
H |
|
M |
91A3F0022 |
大學體育(2) |
|
|
M |
|
M |
H |
|
M |
91A3F0033 |
大學體育(3) |
|
|
M |
|
M |
H |
|
M |
91A3F0044 |
大學體育(4) |
|
|
M |
|
M |
H |
|
M |
91A3F0050 |
體質健康測試 |
|
M |
|
|
M |
M |
|
|
91A4F0011 |
大學計算機基礎 |
|
|
H |
M |
|
|
|
L |
91A0F0011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1) |
|
|
|
|
|
|
M |
M |
|
公共藝術與審美體驗 |
|
|
H |
|
|
M |
|
|
|
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 |
|
|
H |
|
|
M |
|
|
71A5F0011 |
高等數學A(1) |
|
|
H |
M |
|
|
M |
|
71A5F0022 |
高等數學A(2) |
|
|
H |
M |
|
|
M |
|
71A5F0090 |
線性代數A |
|
|
H |
M |
|
|
M |
|
71A5F0120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A |
|
|
H |
M |
|
|
L |
|
92A4F0042 |
C語言程序設計 |
|
|
H |
L |
|
|
M |
|
6116F0011 |
力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22 |
熱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33 |
電磁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43 |
光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54 |
原子物理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65 |
計算物理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74 |
數學物理方法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84 |
理論力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095 |
電動力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106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
|
L |
H |
M |
|
|
M |
|
6116F0116 |
量子力學 |
|
L |
H |
M |
|
|
M |
|
6116F0126 |
固體物理 |
|
L |
H |
M |
|
|
M |
|
51A7F0014 |
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 |
H |
H |
|
|
|
M |
M |
|
51A7F0024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
|
|
H |
|
M |
|
L |
51A7F0033 |
教師三筆字 |
|
|
|
M |
L |
M |
|
L |
51A7F0044 |
教師語言 |
|
|
|
M |
L |
M |
|
L |
51A7F0055 |
教育研究方法 |
L |
L |
|
H |
L |
|
|
|
51A7F0063 |
教育學基礎 |
|
M |
M |
H |
H |
M |
M |
|
51A7F0072 |
心理學 |
|
|
M |
M |
L |
M |
M |
|
5116F0275 |
中學物理教學設計(含微格教學) |
|
M |
H |
H |
|
L |
M |
M |
5116F0284 |
中學物理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 |
|
M |
H |
H |
|
|
M |
M |
52A7F0100 |
課程與教學論 |
L |
L |
|
M |
|
|
|
|
52A7F0110 |
基礎教育改革研究 |
L |
L |
|
M |
|
|
|
|
52A7F0120 |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
L |
L |
|
M |
|
|
|
|
4216F0430 |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 |
L |
L |
|
M |
M |
M |
|
|
52A7F0140 |
班級管理 |
L |
L |
|
|
M |
M |
|
|
4216F0440 |
中學物理教學測量與評價 |
|
|
|
M |
|
M |
|
|
52A7F0160 |
青少年發展心理 |
|
|
|
|
M |
M |
|
|
52A7F0170 |
學校心理輔導 |
|
|
|
|
M |
M |
|
|
4216F0206 |
中學物理專題研究 |
|
|
M |
M |
|
|
M |
|
4216F0216 |
教育教學案例分析 |
|
|
M |
M |
|
|
M |
|
4216F0227 |
普通物理專題研究 |
|
|
M |
M |
|
|
M |
|
4216F0237 |
量子力學專題研究 |
|
|
M |
|
|
|
M |
|
4216F0246 |
物理學前沿 |
|
|
L |
|
|
|
M |
M |
4216F0407 |
納米材料基礎與應用 |
|
|
M |
|
|
|
L |
|
6156F0013 |
模拟電子技術 |
|
|
M |
|
|
|
L |
|
6156F0024 |
數字電子技術 |
|
|
M |
|
|
|
L |
|
4225F1006 |
光電子技術基礎 |
|
|
M |
|
|
|
L |
|
6125F0065 |
單片微機原理 |
|
|
M |
|
|
|
L |
|
31A9F0011 |
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 |
L |
|
|
|
M |
M |
|
M |
3116F0131 |
基礎物理實驗(1)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142 |
基礎物理實驗(2)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153 |
基礎物理實驗(3)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164 |
基礎物理實驗(4)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177 |
近代物理實驗(1)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188 |
近代物理實驗(2) |
|
L |
H |
M |
|
|
M |
L |
3116F0255 |
中學物理教學法實驗 |
|
|
M |
H |
|
|
M |
L |
2116F0260 |
教育見習 |
M |
M |
|
H |
M |
M |
M |
H |
2116F0440 |
教育研習 |
M |
M |
|
H |
M |
M |
M |
H |
2116F0277 |
教育實習 |
M |
M |
|
H |
H |
H |
M |
H |
1116F0198 |
畢業綜合訓練 |
|
|
H |
M |
|
|
H |
M |
91A0F0026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 |
|
|
|
|
|
|
M |
M |
A1A0F0033 |
創業基礎 |
|
|
M |
M |
L |
|
M |
M |
A1A9F0011 |
社會實踐 |
|
|
|
|
M |
L |
M |
M |
A1A9F0021 |
勞動教育 |
|
|
|
|
M |
M |
M |
M |
A216F0280 |
課外實踐 |
|
|
M |
M |
|
|
M |
M |
注:空白表示無相關
(建議通過魚骨圖反映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
九、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1)通識教育課程(應修_45_學分,其中必修37_學分,選修_8學分)
課程類别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課程學時 |
課程周學時數與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總計 |
講授 |
實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識教育課程 |
必修 |
91A1F0010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3 |
48 |
40 |
8 |
3 |
|
|
|
|
|
|
|
查 |
91A1F002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3 |
48 |
40 |
8 |
|
3 |
|
|
|
|
|
|
查 |
91A1F003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3 |
48 |
40 |
8 |
|
|
3 |
|
|
|
|
|
試 |
91A1F0040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5 |
80 |
64 |
16 |
|
|
|
4 |
|
|
|
|
試 |
91A1F0050 |
形勢與政策 |
2 |
32 |
16 |
16 |
1-7學期 |
|
查 |
91A9F0020 |
軍事理論 |
2 |
32 |
32 |
|
1-2學期 |
|
|
|
|
|
|
查 |
9106F0012 |
大學語文 |
2 |
32 |
32 |
|
|
2 |
|
|
|
|
|
|
查 |
91A9F0030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8 |
4 |
1-2學期 |
|
|
|
|
|
|
查 |
91A2F0011 |
大學外語(1) |
2 |
48 |
16 |
32 |
4 |
|
|
|
|
|
|
|
試 |
91A2F0012 |
大學外語(2) |
2 |
48 |
16 |
32 |
|
3 |
|
|
|
|
|
|
試 |
92A2F0013 |
大學外語(3) |
2 |
32 |
32 |
|
|
|
2 |
|
|
|
|
|
查 |
92A2F0014 |
大學外語(4) |
2 |
32 |
32 |
|
|
|
|
2 |
|
|
|
|
查 |
91A3F0011 |
大學體育(1) |
1 |
32 |
2 |
30 |
2 |
|
|
|
|
|
|
|
查 |
91A3F0022 |
大學體育(2) |
1 |
36 |
4 |
32 |
|
2 |
|
|
|
|
|
|
查 |
91A3F0033 |
大學體育(3) |
1 |
36 |
4 |
32 |
|
|
2 |
|
|
|
|
|
查 |
91A3F0044 |
大學體育(4) |
1 |
36 |
4 |
32 |
|
|
|
2 |
|
|
|
|
查 |
91A3F0050 |
體質健康測試 |
0 |
6 |
0 |
6 |
1-6分年度進行 |
|
|
查 |
91A4F0011 |
大學計算機基礎 |
2 |
48 |
16 |
32 |
4 |
|
|
|
|
|
|
|
試 |
91A0F0011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1) |
1 |
18 |
18 |
|
2 |
|
|
|
|
|
|
|
查 |
必修小計 |
37 |
724 |
436 |
288 |
|
|
|
|
|
|
|
|
|
選修 |
|
公共藝術與審美體驗 |
|
|
|
|
各專業學生至少選2學分 |
|
|
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 |
|
|
|
|
理工類專業必選2學分 |
|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 |
|
|
|
|
人文社科類專業必選2學分 |
|
|
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 |
|
|
|
|
本專業任選 |
|
|
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 |
|
|
|
|
本專業任選 |
|
|
生态環境與生命關懷 |
|
|
|
|
本專業任選 |
|
選修小計 |
1-7學期需修滿8學分 |
|
合計 |
45 |
|
|
|
|
|
|
|
|
|
|
|
|
(2)專業教育課程(應修__78.5_學分,其中必修__71.5_學分,選修__7_學分)
課程類别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課程學時 |
課程周學時數與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總計 |
講授 |
實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科類基礎課程 |
必修 |
71A5F0011 |
高等數學A(1) |
4.5 |
78 |
78 |
|
6 |
|
|
|
|
|
|
|
試 |
71A5F0022 |
高等數學A(2) |
5.5 |
96 |
96 |
|
|
6 |
|
|
|
|
|
|
試 |
71A5F0090 |
線性代數A |
2.5 |
42 |
42 |
|
|
3 |
|
|
|
|
|
|
試 |
71A5F0120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A |
3 |
54 |
54 |
|
|
|
3 |
|
|
|
|
|
試 |
92A4F0042 |
C語言程序設計 |
3 |
64 |
28 |
36 |
|
4 |
|
|
|
|
|
|
試 |
類别小計 |
18.5 |
334 |
298 |
36 |
|
|
|
|
|
|
|
|
|
學科核心課程 |
必修 |
6116F0011 |
力學 |
4.5 |
72 |
72 |
|
6 |
|
|
|
|
|
|
|
試 |
6116F0022 |
熱學 |
3.5 |
56 |
56 |
|
|
4 |
|
|
|
|
|
|
試 |
6116F0033 |
電磁學 |
4.5 |
72 |
72 |
|
|
|
4 |
|
|
|
|
|
試 |
6116F0043 |
光學 |
3.5 |
56 |
56 |
|
|
|
4 |
|
|
|
|
|
試 |
6116F0054 |
原子物理學 |
3 |
48 |
48 |
|
|
|
|
4 |
|
|
|
|
試 |
6116F0065 |
計算物理 |
2 |
32 |
20 |
12 |
|
|
|
|
4 |
|
|
|
試 |
6116F0074 |
數學物理方法 |
4 |
64 |
64 |
|
|
|
|
4 |
|
|
|
|
試 |
類别小計 |
25 |
400 |
388 |
12 |
|
|
|
|
|
|
|
|
|
專業核心課程 |
必修 |
6116F0084 |
理論力學 |
3 |
48 |
48 |
|
|
|
|
4 |
|
|
|
|
試 |
6116F0095 |
電動力學 |
3 |
48 |
48 |
|
|
|
|
|
4 |
|
|
|
試 |
6116F0106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
3 |
48 |
48 |
|
|
|
|
|
|
4 |
|
|
試 |
6116F0116 |
量子力學 |
3 |
48 |
48 |
|
|
|
|
|
|
4 |
|
|
試 |
6116F0126 |
固體物理 |
3 |
48 |
48 |
|
|
|
|
|
|
|
4 |
|
試 |
類别小計 |
15 |
240 |
240 |
|
|
|
|
|
|
|
|
|
|
專業方向課程 |
任選 |
4216F0206 |
中學物理專題研究 |
2 |
32 |
32 |
|
|
|
|
|
|
4 |
|
|
查 |
4216F0216 |
教育教學案例分析 |
2 |
32 |
32 |
|
|
|
|
|
|
4 |
|
|
查 |
4216F0227 |
普通物理專題研究 |
2 |
32 |
32 |
|
|
|
|
|
|
|
4 |
|
查 |
4216F0237 |
量子力學專題研究 |
2 |
32 |
32 |
|
|
|
|
|
|
|
4 |
|
查 |
4216F0246 |
物理學前沿 |
2 |
32 |
16 |
16 |
|
|
|
|
|
4 |
|
|
查 |
4216F0407 |
納米材料基礎與應用 |
2 |
32 |
32 |
|
|
|
|
|
|
4 |
|
|
試 |
6156F0013 |
模拟電子技術 |
4 |
64 |
64 |
|
|
|
4 |
|
|
|
|
|
試 |
6156F0024 |
數字電子技術 |
3.5 |
56 |
56 |
|
|
|
|
4 |
|
|
|
|
試 |
4225F1006 |
光電子技術基礎 |
4 |
64 |
52 |
12 |
|
|
|
|
|
4 |
|
|
試 |
6125F0065 |
單片微機原理 |
4 |
70 |
54 |
16 |
|
|
|
|
4 |
|
|
|
試 |
任選小計 |
4 |
64 |
64 |
|
|
|
|
|
|
|
|
|
|
教師教育課程 |
必修 |
51A7F0014 |
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 |
1 |
18 |
14 |
4 |
|
|
|
2 |
|
|
|
|
查 |
51A7F0024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1 |
18 |
9 |
9 |
|
|
|
2 |
|
|
|
|
查 |
51A7F0033 |
教師三筆字 |
1 |
18 |
18 |
|
|
|
2 |
|
|
|
|
|
查 |
51A7F0044 |
教師語言 |
1 |
18 |
18 |
|
|
|
|
2 |
|
|
|
|
查 |
51A7F0055 |
教育研究方法 |
1 |
18 |
14 |
4 |
|
|
|
|
2 |
|
|
|
查 |
51A7F0063 |
教育學基礎 |
2 |
36 |
32 |
4 |
|
|
2 |
|
|
|
|
|
試 |
51A7F0072 |
心理學 |
2 |
36 |
32 |
4 |
|
2 |
|
|
|
|
|
|
試 |
5116F0275 |
中學物理教學設計(含微格教學) |
3 |
54 |
30 |
24 |
|
|
|
|
4 |
|
|
|
查 |
5116F0284 |
中學物理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 |
1 |
18 |
18 |
|
|
|
|
2 |
|
|
|
|
查 |
類别小計 |
13 |
234 |
185 |
49 |
|
|
|
|
|
|
|
|
|
限選一 |
52A7F0100 |
課程與教學論 |
2 |
36 |
30 |
6 |
|
|
|
|
2 |
|
|
|
查 |
52A7F0110 |
基礎教育改革研究 |
2 |
36 |
30 |
6 |
|
|
|
|
|
2 |
|
|
查 |
52A7F0120 |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
2 |
36 |
32 |
4 |
|
|
|
|
|
2 |
|
|
查 |
5216F0430 |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 |
2 |
36 |
36 |
|
|
|
|
|
2 |
|
|
|
查 |
52A7F0140 |
班級管理 |
2 |
36 |
30 |
6 |
|
|
|
|
|
2 |
|
|
查 |
4216F0290 |
中學物理教學測量與評價 |
2 |
36 |
36 |
|
|
|
|
|
2 |
|
|
|
查 |
限選二 |
52A7F0160 |
青少年發展心理 |
1 |
18 |
14 |
4 |
|
|
|
|
2 |
|
|
|
查 |
52A7F0170 |
學校心理輔導 |
1 |
18 |
12 |
6 |
|
|
|
|
|
2 |
|
|
查 |
限選小計(限選一、二各選一門) |
3 |
54 |
|
|
|
|
|
|
|
|
|
|
|
教師教育課程小計 |
16 |
288 |
|
|
|
|
|
|
|
|
|
|
|
合計 |
78.5 |
|
|
|
|
|
|
|
|
|
|
|
|
(3)集中實踐環節(應修_35__學分)
課程類别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課程起始周與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備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集中實踐環節 |
必修 |
31A9F0011 |
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 |
2 |
2周 |
1 |
|
|
|
|
|
|
|
查 |
|
3116F0131 |
基礎物理實驗(1) |
1 |
32 |
1 |
|
|
|
|
|
|
|
查 |
|
3116F0142 |
基礎物理實驗(2) |
1 |
32 |
|
1 |
|
|
|
|
|
|
查 |
|
3116F0153 |
基礎物理實驗(3) |
1 |
32 |
|
|
1 |
|
|
|
|
|
查 |
|
3116F0164 |
基礎物理實驗(4) |
1 |
32 |
|
|
|
1 |
|
|
|
|
查 |
|
3116F0177 |
近代物理實驗(1) |
1 |
32 |
|
|
|
|
|
|
1 |
|
查 |
|
3116F0188 |
近代物理實驗(2) |
1 |
32 |
|
|
|
|
|
|
|
1 |
查 |
|
3116F0255 |
中學物理教學法實驗 |
2 |
36 |
|
|
|
|
1 |
|
|
|
查 |
|
2116F0260 |
教育見習 |
1 |
2周 |
|
|
|
|
|
1 |
|
|
查 |
|
2116F0440 |
教育研習 |
1 |
2周 |
|
|
|
|
|
|
1 |
|
查 |
|
2116F0277 |
教育實習 |
8 |
14周 |
|
|
|
|
|
|
1 |
|
查 |
|
1116F0198 |
畢業綜合訓練 |
6 |
12周 |
|
|
|
|
|
|
|
1 |
查 |
|
91A0F0026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 |
1 |
20 |
|
|
|
|
|
1 |
|
|
查 |
|
必修小計 |
27 |
|
|
|
|
|
|
|
|
|
|
|
素質拓展 |
必修 |
A1A0F0033 |
創業基礎 |
2 |
32 |
|
|
3-6學期 |
|
|
查 |
|
A1A9F0011 |
社會實踐 |
1 |
32 |
1-7學期 |
|
查 |
|
A1A9F0021 |
勞動教育 |
1 |
32 |
1-7學期 |
|
查 |
|
A216F0280 |
課外專業實踐 |
4 |
|
1-8學期 |
查 |
|
|
素質拓展部分≥8學分 |
合計 |
35 |
|
十、有關說明
素質拓展課外實踐部分學分認定細則
實踐類别 |
認定學分 |
考核方式 |
備注 |
科研訓練及成果 |
6 |
完成國家級項目或獲獎 |
以相關證書或文件為準。不計排名順序,同一項目獲得不同級别獎勵按最高級别計分。 |
4 |
完成省級項目或獲獎 |
2 |
完成校級項目或獲獎 |
學術論文 |
5 |
國家級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 |
第一作者 |
以刊物或錄用通知、獎勵證書等為準。 |
2 |
其他前3名 |
3 |
一般刊物、省級或校級刊物 |
第一作者 |
1 |
其他前3名 |
5 |
在權威學術會議宣讀或發表論文 |
專利 |
4 |
排名第一 |
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以相關證書或文件為準。 |
2 |
其他前5名 |
學科競賽 |
5 |
獲國家級獎勵 |
以相關證書或文件為準。不計排名順序,同一項目獲得不同級别獎勵按最高級别計分。 |
4 |
獲省級獎勵 |
2 |
獲校級獎勵 |
創新創業 |
4 |
獲國家級獎勵 |
2 |
獲省級獎勵或創業并申辦營業執照 |
2 |
獲校級獎勵 |
1 |
參加素質實踐項目或雙創培訓活動 |
文體競賽等課外活動 |
4 |
獲國家級獎勵 |
提供相關證書或文件,校團委負責考核。 |
3 |
獲省級獎勵 |
2 |
獲校級獎勵 |
職業技能 |
4 |
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或公共英語五級考試(PETS5);或通過全國計算機三級及以上考試;或取得本專業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
以合格證書為準,每項計4學分。 |
各類講座 |
3 |
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各類講座4次及以上 |
以學院考核認定為準,此項最高計3分。 |
十一、專業負責人
序号 |
姓名 |
職稱 |
學曆學位 |
專業領域 |
1 |
李科敏 |
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物理學教育 |
2 |
羅良 |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物理學教育 |